- 首頁
- 特集
- Series of ARTISTS
- 【米原康正演講會特別連載】 透過拍立得投射出現今青年實態的...
【米原康正演講會特別連載】 透過拍立得投射出現今青年實態的鬼才- 米原康正(8/16)
7.編輯者的覺醒

我離開集英社第三年的時候,開始覺得若只當個撰稿人大多是做「別人給我的工作」,很想站在編輯者的立場處理文章的一字一句。這個時期剛好有機會訪問岩城晃一,他也很賞識我,因此在那之後常常幫岩城先生做事,擔任他的編輯,從那時起便覺得當編輯很有趣。
我擔任編輯有一個絕對原則,那就是「要用對方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表達」。大學時代,我這個鄉下來的少年以為新浪潮受歡迎,對著喜歡衝浪的女孩滔滔不絕講著新浪潮的種種。我完全搞錯對象,當然是雞同鴨講,與其跟她們說甚麼新浪潮,談她們喜歡的「大滝詠一」的話題,當然比較有辦法傳達我的情感。很想受歡迎的本能讓我很早就發現了:「一定要用對方能夠了解的語言、能夠了解的題材來交談」(笑)。
我擔任編輯有一個絕對原則,那就是「要用對方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表達」。大學時代,我這個鄉下來的少年以為新浪潮受歡迎,對著喜歡衝浪的女孩滔滔不絕講著新浪潮的種種。我完全搞錯對象,當然是雞同鴨講,與其跟她們說甚麼新浪潮,談她們喜歡的「大滝詠一」的話題,當然比較有辦法傳達我的情感。很想受歡迎的本能讓我很早就發現了:「一定要用對方能夠了解的語言、能夠了解的題材來交談」(笑)。
我自己本身經常以20歳左右的人為對象來思考「事物」,儘量希望能用他們的語言來表現。隨著年齡增長,見識經驗的增長,人往往會用自己的經驗和語言來表達,但是這樣就會產生讓對方聽不懂,或是語意不明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用20歳人的語言、用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來傳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念。
有時一些公司的商品開發部門會舉辦座談會,找一些女孩子給新開發中的商品一些建議。我也曾被廣告代理商找去參加過。大部分大人們都會預設立場,引導小孩回答他們「希望得到的答案」。我就是最討厭這樣的做法,會試著反過來問他們「為覺得甚麼好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不可以預設立場,現在的小孩們遇到這樣的大人不像以前的小孩會當面反抗,現在的小孩會避免讓大人生氣,而且知道怎麼樣討好大人。所以如果不想變成這樣的話,聽到不同的意見也不可以生氣,要以聽到不同的意見才是理所當然的這種心態來與不同年代的人接觸,這樣才有辦法聽到們的真心話。
有時一些公司的商品開發部門會舉辦座談會,找一些女孩子給新開發中的商品一些建議。我也曾被廣告代理商找去參加過。大部分大人們都會預設立場,引導小孩回答他們「希望得到的答案」。我就是最討厭這樣的做法,會試著反過來問他們「為覺得甚麼好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不可以預設立場,現在的小孩們遇到這樣的大人不像以前的小孩會當面反抗,現在的小孩會避免讓大人生氣,而且知道怎麼樣討好大人。所以如果不想變成這樣的話,聽到不同的意見也不可以生氣,要以聽到不同的意見才是理所當然的這種心態來與不同年代的人接觸,這樣才有辦法聽到們的真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