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櫻井孝昌的流行文化見聞錄~跟隨世界所愛的日本~
- 第12回 “一生中最完美的一天。”來自世界各地歌迷眼中的早安...
第12回 “一生中最完美的一天。”來自世界各地歌迷眼中的早安少女。’14紐約演唱會(2/3)

當天到場的不僅有來自俄亥俄、北卡羅來納、加利福尼亞等美國國內的歌迷,加拿大和巴西的歌迷也加入了我們。其中甚至還有觀看了我在今年加拿大多倫多Anime North上的演講的歌迷。當時我在演講中播放了早安少女。’14的Video Letter。
但這一國際化的交流場所,現在因為“早安少女”和“Hello!Project”這一共同話題,而變得充滿了日常氣息。“超越國境”與否,在“喜歡”這一概念面前,顯得無關緊要。
但這一國際化的交流場所,現在因為“早安少女”和“Hello!Project”這一共同話題,而變得充滿了日常氣息。“超越國境”與否,在“喜歡”這一概念面前,顯得無關緊要。
他們喜歡的成員相當分散,在一起討論各自喜歡成員的魅力,也是一件樂事。大多數歌迷都說著一口流暢的日語。
“在北美,比起動漫迷,偶像迷會日語的比例更大。”
這是因為漫畫有英譯本,動畫也有英文配音,但如果你喜歡偶像,那麼不管是看她們的網路節目,讀她們的部落格,理解並學唱她們的歌都需要學日語。這一點也許與美國和日本市場原理的相似性有關。比起日本娛樂業中最為國際化的動漫,偶像是一個極為國內化的圈子,而正是這種差異造就了歌迷們流暢的日語。
其實北美動漫迷也不缺乏學習日語的動力。比如有人學日語是為了盡早讀到漫畫的新作,不願意等到翻譯版出版,有的人是為了看原版聲優配音的動畫。但目前日本動漫進入美國市場的速度大大超過了這一動機。
“在北美,比起動漫迷,偶像迷會日語的比例更大。”
這是因為漫畫有英譯本,動畫也有英文配音,但如果你喜歡偶像,那麼不管是看她們的網路節目,讀她們的部落格,理解並學唱她們的歌都需要學日語。這一點也許與美國和日本市場原理的相似性有關。比起日本娛樂業中最為國際化的動漫,偶像是一個極為國內化的圈子,而正是這種差異造就了歌迷們流暢的日語。
其實北美動漫迷也不缺乏學習日語的動力。比如有人學日語是為了盡早讀到漫畫的新作,不願意等到翻譯版出版,有的人是為了看原版聲優配音的動畫。但目前日本動漫進入美國市場的速度大大超過了這一動機。

而回過頭來看到偶像這一邊,至少在目前很難想像偶像們都有英語版的部落格。
國外的歌迷們常常會告訴我:“日本的偶像在舞臺上是完美的,但她們卻在部落格上讓歌迷們看到了她們普通人的一面,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簡而言之,便是日本的偶像是明星,卻不是所謂的“名流”。讀偶像的部落格是偶像們的一大樂趣。
“偶像迷大都了解動漫,但反過來卻很少有動漫迷了解偶像的世界。”
在紐約,歌迷們的話語再次印證了我想法。
我在海外遇到了很多歌迷是通過動畫歌曲了解到Buono!和Berryz工房等Hello!Project1的偶像的。
偶像很少有為動畫演唱歌曲的,今後要是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就好了。
國外的歌迷們常常會告訴我:“日本的偶像在舞臺上是完美的,但她們卻在部落格上讓歌迷們看到了她們普通人的一面,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簡而言之,便是日本的偶像是明星,卻不是所謂的“名流”。讀偶像的部落格是偶像們的一大樂趣。
“偶像迷大都了解動漫,但反過來卻很少有動漫迷了解偶像的世界。”
在紐約,歌迷們的話語再次印證了我想法。
我在海外遇到了很多歌迷是通過動畫歌曲了解到Buono!和Berryz工房等Hello!Project1的偶像的。
偶像很少有為動畫演唱歌曲的,今後要是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