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特集
- 动画
- 「怪诞校园之夜」特集
- 特别专访
特别专访(2/5)

本作导演竹清仁堪称影像奇才,在日本国内外曾经获得多数奖项,颇负盛名。所拍摄的微电影「BANANA」甚至被MoMA(纽约近代美术馆)所收藏。asianbeat邀请竹清仁导演谈一谈本次电影制作过成以及今后动画在亚洲发展的可能性。
就算是弄得乱七八糟也好,我就是想要制作一部像游乐园一样,充满服务精神的作品。

asianbeat(以下称ab):听说制作「怪诞校园之夜(放课后MIDNIGHTERS)」的契机是短篇影像作品「放课后MIDNIGHT」?
竹清导演(以下 称竹清):原本有一部叫做「放课后MIDNIGHT」的短篇作品,内容就是人体模型一人独自耍笨6分锺。对我这个年龄层的人来说,感觉就好像是"Dorifu"(爆笑综艺节目)这个节目一样。虽然是动画片,我们採用了动作撷取(motion capture)技术 ,营造出灵活灵现的动态感。完成后我和平田制作人谈论到是不是拿这作品去参赛,于是参加了世界上的相关比赛,也获得了一些奖项。当初也有将此短篇系列化的想法,不过感觉「只把它系列化是不是好像很没志气?」所以硬着头皮尝试如何制作电影。那时和交情不错的T・JOY纪伊先生(之后担任本作品的总执行)提了这个桉子,因为他一句:「一起来做!一起来做!」所以就决定制作电影了。
竹清导演(以下 称竹清):原本有一部叫做「放课后MIDNIGHT」的短篇作品,内容就是人体模型一人独自耍笨6分锺。对我这个年龄层的人来说,感觉就好像是"Dorifu"(爆笑综艺节目)这个节目一样。虽然是动画片,我们採用了动作撷取(motion capture)技术 ,营造出灵活灵现的动态感。完成后我和平田制作人谈论到是不是拿这作品去参赛,于是参加了世界上的相关比赛,也获得了一些奖项。当初也有将此短篇系列化的想法,不过感觉「只把它系列化是不是好像很没志气?」所以硬着头皮尝试如何制作电影。那时和交情不错的T・JOY纪伊先生(之后担任本作品的总执行)提了这个桉子,因为他一句:「一起来做!一起来做!」所以就决定制作电影了。
ab:本作是您首度执导的长篇电影,您原本就有打算制作电影吗?
竹清:是的。我毕业于九州艺术工科大学(现:九州大学艺术工学部),因为很想做电影而进入东映公司。在离开东映公司后,我到神戸大学担任助手。其后回到福冈,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动态图像设计(Motion Graphics)公司-"KOO-KI",累积了各种经验,终于让我遇到这样一部作品。截至目前为只,着手制作的都是CM、节目片头,活动影像等,能够称之为作品的作品这几年只有这一部。最新的作品还是「放课后MIDNIGHT」。在那之前的作品已经年代久远,只有大学毕业研究作品而已。
ab:您在之前的公司就已经想要自己做电影了吗?
竹清:当然希望可以,不过没那么容易。之前就想要把成立的公司塑造成比较偏向我们擅长的影像制作,也构想着将来要做我们自己的Media Content。经过了6、7年,很幸运地公司业务也获得了一定的评价,我和其他成员也制作了几部影像作品。「放课后MIDNIGHT」就是其中之一。
ab:导演受到什么作品的影响?
竹清:有很多,不过开头是星球大战。上映当时我还是小学生,并没有去看。中学时公开了日语版,去看了之后受到很大的冲击。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沉溺下去了。那时没有录影带,我毎週都上电影院去看星际大战(星球大战)呢。就像是阿宅一样!刚好80年代有很多好电影。捉鬼敢死队、小精灵、回到未来等。那时的电影与其说要传达给我们某种信念,很多其实只是纯粹娱乐性质的电影。现在上映的电影作品主要是会让人感动流泪的作品居多。我想做的电影是看了可以轻松笑笑带过,让人感到紧张刺激的作品。制作本次的作品也是这样,我觉得最近很少看到“弄得乱七八糟,像游乐园一样,充满服务精神的作品”。最近的作品很多是探讨“人性”、“心理创伤”等这样有深度的主题。有这样的作品当然很好,但如果能有其他不同类型的电影可以提供不同选择,这对电影娱乐界来说不是更好吗?
ab:感觉上捉鬼敢死队、回到未来和这次的作品有点相像。
竹清:是这样没错。片中人体模型高智力是科学家,其实背后设定他是电影回到未来的头号粉丝。这部电影裡出现好几个地方是和回到未来有关的片段。看过回到未来的人,发现那些场面时,一定会发出会心的一笑。
竹清:是的。我毕业于九州艺术工科大学(现:九州大学艺术工学部),因为很想做电影而进入东映公司。在离开东映公司后,我到神戸大学担任助手。其后回到福冈,和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动态图像设计(Motion Graphics)公司-"KOO-KI",累积了各种经验,终于让我遇到这样一部作品。截至目前为只,着手制作的都是CM、节目片头,活动影像等,能够称之为作品的作品这几年只有这一部。最新的作品还是「放课后MIDNIGHT」。在那之前的作品已经年代久远,只有大学毕业研究作品而已。
ab:您在之前的公司就已经想要自己做电影了吗?
竹清:当然希望可以,不过没那么容易。之前就想要把成立的公司塑造成比较偏向我们擅长的影像制作,也构想着将来要做我们自己的Media Content。经过了6、7年,很幸运地公司业务也获得了一定的评价,我和其他成员也制作了几部影像作品。「放课后MIDNIGHT」就是其中之一。
ab:导演受到什么作品的影响?
竹清:有很多,不过开头是星球大战。上映当时我还是小学生,并没有去看。中学时公开了日语版,去看了之后受到很大的冲击。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沉溺下去了。那时没有录影带,我毎週都上电影院去看星际大战(星球大战)呢。就像是阿宅一样!刚好80年代有很多好电影。捉鬼敢死队、小精灵、回到未来等。那时的电影与其说要传达给我们某种信念,很多其实只是纯粹娱乐性质的电影。现在上映的电影作品主要是会让人感动流泪的作品居多。我想做的电影是看了可以轻松笑笑带过,让人感到紧张刺激的作品。制作本次的作品也是这样,我觉得最近很少看到“弄得乱七八糟,像游乐园一样,充满服务精神的作品”。最近的作品很多是探讨“人性”、“心理创伤”等这样有深度的主题。有这样的作品当然很好,但如果能有其他不同类型的电影可以提供不同选择,这对电影娱乐界来说不是更好吗?
ab:感觉上捉鬼敢死队、回到未来和这次的作品有点相像。
竹清:是这样没错。片中人体模型高智力是科学家,其实背后设定他是电影回到未来的头号粉丝。这部电影裡出现好几个地方是和回到未来有关的片段。看过回到未来的人,发现那些场面时,一定会发出会心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