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特集
- 動畫
- 「怪誕校園之夜」特集
- 特別專訪
特別專訪(3/5)

我認為數位化這件事和在福岡培育創造力有很大的相關
ab:福岡縣很重視數位內容產業,而且實際上聽說福岡縣有許多在這個產業上活躍的人才,對這一點您有甚麼看法?
竹清:常聽到福岡有很多創作者這樣的說法沒錯。我們在福岡從事這個事業,反而對這一點沒什麼感覺。我覺得這裡比起東京來說,因為預算比較少,所以有絞盡腦汁用構想來補預算不足的衝勁,相當有活力。特別是製作CM和廣告就是這樣。我想福岡重視數位內容產業應該會從現在開始吧。
ab:這與當地特性有沒有什麼關係?
竹清:與其說是地點的問題,應該說是人的關係。沒有人聚集的話是做不起來的,福岡在聚集人群這一點占有優勢,也很適合居住。我認識的創作者之中有幾位就是從東京遷居到這裡的。提到這個有點敏感,尤其是在震災之後有這樣的傾向。創作者之間也有不一定要住在東京的潮流,這也是人聚集到福岡來的理由之一。東京的環境是很適合工作,但並非最適居區之地,若是在地方也有工作機會的話,應該有不少人會選擇待在地方。
竹清:常聽到福岡有很多創作者這樣的說法沒錯。我們在福岡從事這個事業,反而對這一點沒什麼感覺。我覺得這裡比起東京來說,因為預算比較少,所以有絞盡腦汁用構想來補預算不足的衝勁,相當有活力。特別是製作CM和廣告就是這樣。我想福岡重視數位內容產業應該會從現在開始吧。
ab:這與當地特性有沒有什麼關係?
竹清:與其說是地點的問題,應該說是人的關係。沒有人聚集的話是做不起來的,福岡在聚集人群這一點占有優勢,也很適合居住。我認識的創作者之中有幾位就是從東京遷居到這裡的。提到這個有點敏感,尤其是在震災之後有這樣的傾向。創作者之間也有不一定要住在東京的潮流,這也是人聚集到福岡來的理由之一。東京的環境是很適合工作,但並非最適居區之地,若是在地方也有工作機會的話,應該有不少人會選擇待在地方。
ab:您提到許多同業人聚集的地方,讓我有“想工作就要在東京”這樣的印象,實際上是這樣嗎?
竹清:基本上是這個意思沒錯,從15年剛前成立公司那一陣子開始,只要有數位基盤和電腦,就能夠製作影像。於是,即使和只見過一次面的人分隔兩地,還是可以互相傳遞數位資料,身處地方也能保持聯絡,所以居住在地方也能執行業務。我認為數位化這件事和在福岡培育創造力有很大的相關。因為數位化帶來了各種機會,不管是製作電影也好,當然住在東京還是比較方便,只是現在多了一些選擇。但我並不是說福岡特別好,或是札幌特別好,只是因為我是的根源是鄉下人(笑),留在東京讓我感到無法平靜,有被追著跑的感覺。人在東京的話,各種情報會任意竄進來,讓人感到焦慮,會覺得永遠追不上。在福岡的話,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來工作,想要擷取情報時再去取得,這是我在福岡工作的好處之一。其他縣市的人來到福岡,在福岡學習之後離開,我覺得這樣很好。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所在地也不是在大都市,而是在郊外呢。所以關鍵真的不在地點。嗯~、不過雖然不必拘泥地
竹清:基本上是這個意思沒錯,從15年剛前成立公司那一陣子開始,只要有數位基盤和電腦,就能夠製作影像。於是,即使和只見過一次面的人分隔兩地,還是可以互相傳遞數位資料,身處地方也能保持聯絡,所以居住在地方也能執行業務。我認為數位化這件事和在福岡培育創造力有很大的相關。因為數位化帶來了各種機會,不管是製作電影也好,當然住在東京還是比較方便,只是現在多了一些選擇。但我並不是說福岡特別好,或是札幌特別好,只是因為我是的根源是鄉下人(笑),留在東京讓我感到無法平靜,有被追著跑的感覺。人在東京的話,各種情報會任意竄進來,讓人感到焦慮,會覺得永遠追不上。在福岡的話,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來工作,想要擷取情報時再去取得,這是我在福岡工作的好處之一。其他縣市的人來到福岡,在福岡學習之後離開,我覺得這樣很好。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所在地也不是在大都市,而是在郊外呢。所以關鍵真的不在地點。嗯~、不過雖然不必拘泥地

點,但是工作之餘還是要生活,因此地點當然位在適合生活的地方比較好。福岡正是一個適合工作也適合居住的好地方,只要來住住看就會了解這一點的。但是要是沒有繼續孕育出創造力,也不用特意跑到地方來居住。
ab:這裡能夠做出這樣的好東西,說不定其他人也會想要來住住看。
竹清:當時的矽谷應該就是這樣吧。大家聚集到原本什麼都沒有的地方,然後形成了横向聯繫。新的關係由此而生,接下來便有發展出新創造的可能性。只要有人聚集。
ab:所謂都市魅力是否就在於人與人聯繫的延長線上呢。
竹清:就日本而言是這樣沒錯,大家都知道福岡和亞洲各國距離很進。像我現在也和台灣、韓國合作,只要去過一次,一起喝酒就打成一片了,之後就每天SKYPE上線保持聯繫,「你們那你裡要吃午飯啦?那我們這裡也去吃午飯囉!」就這樣輕鬆簡單地交談。如果政府方面能締結都市之間稅制的優待政策等,說不定就會在哪裡反映出效果。好比說現在新加坡和加拿大就是這樣。因為那裡規劃了特區,因此世界中生產業就聚集該地。福岡也有同樣的傾向,是否能夠制訂出實質有効的政策,將會帶來很不一樣的結果。
ab:不僅僅是人聚集在某一都市,即便是在不同都市間也能互相聯繫,發展出一些成果,讓人感覺很有趣。
竹清:是這樣的。本次的作品電影是動畫,動畫業界目前主要是由日本市場支撐。由於受到少子化影響,DVD銷售成績不佳,市場呈現閉塞狀態,這樣下去看不到動畫的未來。現在面臨的處境是還不清楚要怎麼樣朝海外發展,卻又不得不走出去。於是將合作對象擴大,除了日本人之外,也和亞洲朋友合作,如此比較容易獲得線索,會發現「原來!這些人的笑點在這裡。」日本和海外朋友感到有趣的點不同,當然也有相同的地方。我認為今後更強調這部分的話,日本的娛樂業將會有更蓬勃發展的可能性。目前不只是福岡,亞洲和日本共同開發的計畫相當多。
竹清:當時的矽谷應該就是這樣吧。大家聚集到原本什麼都沒有的地方,然後形成了横向聯繫。新的關係由此而生,接下來便有發展出新創造的可能性。只要有人聚集。
ab:所謂都市魅力是否就在於人與人聯繫的延長線上呢。
竹清:就日本而言是這樣沒錯,大家都知道福岡和亞洲各國距離很進。像我現在也和台灣、韓國合作,只要去過一次,一起喝酒就打成一片了,之後就每天SKYPE上線保持聯繫,「你們那你裡要吃午飯啦?那我們這裡也去吃午飯囉!」就這樣輕鬆簡單地交談。如果政府方面能締結都市之間稅制的優待政策等,說不定就會在哪裡反映出效果。好比說現在新加坡和加拿大就是這樣。因為那裡規劃了特區,因此世界中生產業就聚集該地。福岡也有同樣的傾向,是否能夠制訂出實質有効的政策,將會帶來很不一樣的結果。
ab:不僅僅是人聚集在某一都市,即便是在不同都市間也能互相聯繫,發展出一些成果,讓人感覺很有趣。
竹清:是這樣的。本次的作品電影是動畫,動畫業界目前主要是由日本市場支撐。由於受到少子化影響,DVD銷售成績不佳,市場呈現閉塞狀態,這樣下去看不到動畫的未來。現在面臨的處境是還不清楚要怎麼樣朝海外發展,卻又不得不走出去。於是將合作對象擴大,除了日本人之外,也和亞洲朋友合作,如此比較容易獲得線索,會發現「原來!這些人的笑點在這裡。」日本和海外朋友感到有趣的點不同,當然也有相同的地方。我認為今後更強調這部分的話,日本的娛樂業將會有更蓬勃發展的可能性。目前不只是福岡,亞洲和日本共同開發的計畫相當多。

ab:這次在5個國家/地區同時上映,我想亞洲各地反應和日本應該有所差異,這一點您的看法是?
竹清:要看接下來的反應,我現在很緊張呢。電影上映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製作電影時當然是一面祈禱這部作品也能讓海外朋友看得開心。所以有些關於日本時事的笑點即使很有趣,但是考慮到外國朋友看不懂,一律都割愛了。然後人物設計也考量能通行海外的設計。現在可以說又緊張又期待。
ab:請給asianbeat讀者朋友說幾句話。
竹清:哈哈哈!這個我常常被問到,有沒有什麼話要說。但是其實沒什麼話要說(笑)譬如說魔鬼剋星,說它是部無聊的電影也沒錯,也不是讓人感動落淚的作品,可是它是受到世界愛戴的電影之一呢。
竹清:要看接下來的反應,我現在很緊張呢。電影上映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製作電影時當然是一面祈禱這部作品也能讓海外朋友看得開心。所以有些關於日本時事的笑點即使很有趣,但是考慮到外國朋友看不懂,一律都割愛了。然後人物設計也考量能通行海外的設計。現在可以說又緊張又期待。
ab:請給asianbeat讀者朋友說幾句話。
竹清:哈哈哈!這個我常常被問到,有沒有什麼話要說。但是其實沒什麼話要說(笑)譬如說魔鬼剋星,說它是部無聊的電影也沒錯,也不是讓人感動落淚的作品,可是它是受到世界愛戴的電影之一呢。
我最近常想,不可思議的是,製作良好的電影不見得是會受喜愛的電影。當然也有兩者相符的例子。電影一旦受到喜愛,反而是有點缺陷可能會讓人更愛。人也是這樣的,喜歡上了就算是缺點也覺得可愛,不是嗎?希望這部電影也能像這樣,成為被愛的電影。
竹清仁導演 簡介

生於1967年。畢業於九州藝術工科大學(現九州大學)。
在任職於東映、神戶藝術工科大學後,共同創立了KOO-KI公司,2012年成立「Mont Blanc Pictures株式會社」。作為電影作家,從面向大型活動的影像,到電視廣告,電視節目,以及遊戲的開頭字幕,他以超越國境、媒體的形式活躍於各個舞台。憑藉熟練掌握模擬及數碼兩方面的技術,創作出的時尚而又先鋒的影像作品,受到國內外好評。並以微電影「BANANA」或得MoMA(紐約近代美術館)青睞。
■Mont Blanc Pictures株式會社
http://mtblanc.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