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特集
- 動畫
- 「怪誕校園之夜」特集
- 特別專訪
特別專訪(5/5)
Previous | Next

訪問了共同製作本片的GeneralAsahi株式會社CG Team關直之,聽他談談製作概要及作品的魅力所在。
GeneralAsahi 株式會社 CG Team 關直之 專訪

貴公司至今為止,製作過許多動漫作品嗎?
若是像CM、GAME、TV節目片頭、宣傳影片等其中出現CG人物登場的短篇動畫,目前為止我們製作過很多,長篇動畫就只有怪誕校園之夜這一部。

製作的是怪誕校園之夜中的哪一部分?
主要是賦與音樂室裡出現的作曲家們動作。

製作過程是怎樣的流程?
首先要去理解各個人物的性格和特徴。和導演討論劇情及人物設定表,將導演想要描繪的人物形象植入我的心中。然後去想像人物們的動作。
之後正式著手製作,第一步照著草圖畫出簡單的動作(演技),同時讀取草圖中沒有的訊息,加上自己的個性(玩心)進去。自己想像的演技進行到某一個程度時,先向導演確認演技的方向性,然後依照導演的要求和想法具體執行製作工作。

這次的音樂室的場面耗時多久完成的呢?
音樂室的場景中作曲家們登場的次數一共有65次。我和助手約耗費了3個月的時間。

最費工夫的地方是什麼呢?
要依照作曲家們的狀況作改變,有的在肖像畫紙中、有的上半身從畫紙中跳出來、有的在2次元和3次元的世界之間來來回回。每個人要呈現出的樣態不同,動畫中也要作出這些微妙的變化,為了弄出不同的效果很費工夫。

希望觀眾多關注的看點是什麼呢。
當然希望觀眾全部都要關注、從頭到尾!第2次看的時候請一定要特別注意上述作曲家們細緻的演技。

2007年共同製作了試播版。這次的作品的確是以試播版為基礎,但是因為全篇經過各式各樣的改良,所以我認為這2部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如果有機會的話,也請看看「放課後MIDNIGHT」,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感受到其間不同之處。
株式會社GeneralAsahi CG Team 關直之
■PROFILE

九州藝術工科大學(現九州大學)工業設計科結業
1999年、進入當時擁有最先端CG機材的株式會社GeneralAsahi服務。自今貫徹CG創作者之職。
2002年、作品「鼓の音~KO・NO・NE~」於亞洲數位藝術大賞展 非互動藝術部門入賞。
2009年、首度擔任自社原創作品天文館用節目「星の降る泉」導演・脚本。
2011年、擔任自社原創作品天文館用節目第2彈「星の見える丘」導演・脚本。
■株式會社GeneralAsahi
http://www.generalasahi.co.jp/
・CG製作:http://www.generalasahi.co.jp/function/cg.html

九州藝術工科大學(現九州大學)工業設計科結業
1999年、進入當時擁有最先端CG機材的株式會社GeneralAsahi服務。自今貫徹CG創作者之職。
2002年、作品「鼓の音~KO・NO・NE~」於亞洲數位藝術大賞展 非互動藝術部門入賞。
2009年、首度擔任自社原創作品天文館用節目「星の降る泉」導演・脚本。
2011年、擔任自社原創作品天文館用節目第2彈「星の見える丘」導演・脚本。
■株式會社GeneralAsahi
http://www.generalasahi.co.jp/
・CG製作:http://www.generalasahi.co.jp/function/cg.html
Previous |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