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魂 vol.4] 摄影师 米原康正 ~手持拍立得相机的青年文化代言人(2/3)
我认为如果不自己思考的话,今天的日本将处于危险的境况。

ab:您给人现场主义的印象很强烈,您的确有这种思维方式吗?
米原:有。其实我还是喜欢年轻人。大致上我非常讨厌被成年人理解。年轻人希望的并不是被理解,而是原来的自己被认可。比如说,一个非常激烈的庞克摇滚乐团,一旦和大公司签约,就变成了青春庞克等。这种被迫改变为成年人容易理解的潮流,实在让我非常讨厌。因此,想让大家去认可现场的原貌,要原原本本地表现实际状况。「egg」及「Out Of Photographers」就是从这个想法产生的。简单来说,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这样不是很好吗。不论喜欢或讨厌,只要加入自己为什麽想要这样做的想法,就会有自己的主张。
我认为有自己想法的发言及作品,即使无法被成年人理解,也是可以被认可的。但是不断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会被说「你是不是过于热衷了?」或是对于有话直说持批判的态度,依我看来,只有日本才这样。海外是用YES或者NO来判断的,而且大家都会表达自己的主张。
ab:或许是日本独特的风气。
米原:现在,不知道外国情况的日本人在增多。同美国的政策一样,一定要让人认为美国是最好的。在日本有不良份子、或是说当地最好,这样的文化,不过我认为这一点非常不好。不就变得不自己思考了吗。只以当地的价值观来看事物,非常令人可惜。因为现在中国、韩国都变得这么近,如果说可以看出自身同中国及韩国的不同之处,就可以明白「我这部分是很日本人」的。但是以现在的政策,单纯发展成「韩国真了不起~」「KARA真可爱~」的状况。如果停留在只局限于外表的价值观上,可能会朝向排斥的一方发展。我认为今天的日本将处于危险的境况。因此,我觉得这一点必须自己好好地思考。
最先发表宣言说女孩子可以不进入男人社会的是小姑娘们。

ab:在长期通过照片追逐着女孩子一路走来的米原先生眼中,日本的女孩子是怎样变化到现在的?
米原:日本是一个男子社会,男人应该这样那样的固有观念非常多,“到了18岁了应该这样”“大学毕业了应该那样”之类的。不得不经常去思考男性怎样才会具有这种意识,或者背离了这种意识多少。不过,相反地女孩子固有观念很少,当然必须这样那样的固有观念多少有一些,但像过去那样「作大和抚子」之类刻板印象的没有了。为什么我以前想到了对此关注,是因为没有社会固有思想的束缚,女孩子非常自由。80年代的冲浪热潮,当然是男子文化,去到那儿的女孩子们开始受到关注,这样发展,1992年什么的时候就出现了小姑娘族群,她们率真地面对男人社会说出“可以不进入男人社会”之类的话,男人终究无法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觉得开始宣言“女孩子可以不进入男人社会”的小姑娘们非常棒。
米原:日本是一个男子社会,男人应该这样那样的固有观念非常多,“到了18岁了应该这样”“大学毕业了应该那样”之类的。不得不经常去思考男性怎样才会具有这种意识,或者背离了这种意识多少。不过,相反地女孩子固有观念很少,当然必须这样那样的固有观念多少有一些,但像过去那样「作大和抚子」之类刻板印象的没有了。为什么我以前想到了对此关注,是因为没有社会固有思想的束缚,女孩子非常自由。80年代的冲浪热潮,当然是男子文化,去到那儿的女孩子们开始受到关注,这样发展,1992年什么的时候就出现了小姑娘族群,她们率真地面对男人社会说出“可以不进入男人社会”之类的话,男人终究无法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觉得开始宣言“女孩子可以不进入男人社会”的小姑娘们非常棒。
在小姑娘之后,出现了里原的女孩们,最先是将男子服装改为女子尺寸来穿的「mini」登场,然后为这些女孩子们增添了性感魅力的「smart girls」创刊。我追逐的一直是那些从男子社会脱离出来的女孩子们。之后又出现了109辣妹。她们已经创造109这样一个体系,在那里好像完全没有男性可以闯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为109品牌拍摄目录,之后朝那个方向发展,演变为现在所谓的读者模特儿。一直走在时代前端的女孩子们,不断思考怎样从男子社会逃离离,不断改变姿态。
ab:接下来您要关注的女孩子们是?
米原:接下来的,现在处在很难看清的状况。现在的社会,不花钱的女孩子们很多,说外表怎么都行的年轻女孩子们非常多。有人认为有优衣库,不用太费心,那就挺好之类的。因此我还正在思考怎样总括引导这个风潮。这是我们成年人该做的。不过,是否很像是在否认其实主导权在她们身上呢? 总觉得让最近「不要管我」派的人在增多。年轻的女孩子根本「不买 (东西)」。
ab:接下来您要关注的女孩子们是?
米原:接下来的,现在处在很难看清的状况。现在的社会,不花钱的女孩子们很多,说外表怎么都行的年轻女孩子们非常多。有人认为有优衣库,不用太费心,那就挺好之类的。因此我还正在思考怎样总括引导这个风潮。这是我们成年人该做的。不过,是否很像是在否认其实主导权在她们身上呢? 总觉得让最近「不要管我」派的人在增多。年轻的女孩子根本「不买 (东西)」。
受打击的是赶时髦的人、艺术界的人无视Out Of Photographers的存在。
ab:最近几年,您在各种场所举行了个人作品展,您这样做的动机和得到的反应怎样呢?
米原:最近几年,您在各种场所举行了个人作品展,您这样做的动机是和得到的反应怎样呢?
米原:做「egg」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一直认为在海外一定会受欢迎。不过「egg」的时候只有从接受海外来的採访。到了制作「Out Of Photographers」素人照片杂志的时候,维也纳LOMO相机製造商社长Matthias来找我,邀请我在维也纳举办第一届「Out Of Photographers展」,一个只募集素人照片、只展览素人照片的展览会。我有这方面在海外受欢迎的自信,我想只要介绍外国人没看过的日本人的表情、外国人没见过的可爱的女孩子等,相信在海外一定会受到欢迎的。但是让我受打击的是,Out Of Photographers虽然卖出去了4万本,我本来以为可以畅销热卖的。而且赶时髦的人和艺术界的人极度无视Out Of Photographers。之后的VICE等用相同方法论的外国杂志很多,到那时为止,无视Out Of Photographers的人们才开始「哇~」蜂拥而至。我在做的东西,在海外有更高的评价,像女孩子新的展现方法,时尚新的展现方法等,他们对我的解读,与我所期待的相同。
米原:最近几年,您在各种场所举行了个人作品展,您这样做的动机是和得到的反应怎样呢?
米原:做「egg」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一直认为在海外一定会受欢迎。不过「egg」的时候只有从接受海外来的採访。到了制作「Out Of Photographers」素人照片杂志的时候,维也纳LOMO相机製造商社长Matthias来找我,邀请我在维也纳举办第一届「Out Of Photographers展」,一个只募集素人照片、只展览素人照片的展览会。我有这方面在海外受欢迎的自信,我想只要介绍外国人没看过的日本人的表情、外国人没见过的可爱的女孩子等,相信在海外一定会受到欢迎的。但是让我受打击的是,Out Of Photographers虽然卖出去了4万本,我本来以为可以畅销热卖的。而且赶时髦的人和艺术界的人极度无视Out Of Photographers。之后的VICE等用相同方法论的外国杂志很多,到那时为止,无视Out Of Photographers的人们才开始「哇~」蜂拥而至。我在做的东西,在海外有更高的评价,像女孩子新的展现方法,时尚新的展现方法等,他们对我的解读,与我所期待的相同。

在日本新类型的色情之类的部分被作了夸大解释,但以海外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女性观及时尚的展露方式曾是新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