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專訪(4/5)

這次我們向『劇場版 TIGER & BUNNY-The Beginning-』的導演米谷良知氏訪問了成為導演的契機、本次作品的看點等。
“我本身也是作為一名觀眾來欣賞每一部作品”,懷著這樣的心情來創作一直走到今天。
asianbeat(以下、ab):當初為什麼會立志當一名導演呢?
米谷良知氏(以下稱米谷):其實我小時候跟小朋友玩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玩“你假裝是○○,正在○○,來演這個鏡頭”這種情景設定類的演戲遊戲。那時候不知道這就是導演的工作,只是很喜歡這麼玩,哪怕是自己玩的時候也是在想系列構成,比方說今天是第一集,該出現什麼什麼之類的。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是緩緩轉頭,環視整個房間,感覺好像終場時背景打著“本節目由○○贊助播出”之類的字幕,背景音樂緩緩出現。我本身就是個喜歡胡思亂想,人生就像是一場節目一樣的人,所以與其說立志當一名導演,不如說是最開始就一直在做導演。初中、高中時期特別想做出能表達出創造感的東西,還曾想過當一名漫畫家。只是當我的漫畫被改編成動漫的時候有一種強烈的被欺負的厭惡感,就想著要是這樣的話,那我自己也學一點動漫技術吧。於是就去了專門學校,結果非常感興趣。畫面生動、有色彩、還有配樂,甚至還能聽到臺詞和效果音,當時感到藝術表現變得十分豐富了。學生時代的時候也曾拍攝過寫實電影,但那時候還沒有CG什麼的,說是寫實,也有很多表現不出的場面,但如果是動漫的話,畫出來就可以了。像是這種未知數的可能性非常大,抱著這種信念一直做到今天。
ab:那麼您創作作品的宗旨是什麼呢?
米谷:說到底還是對我來說,能給人帶去愉悅的信念是很強烈的。上小學時就特別喜歡自己做一些原創故事的連環畫,等到聯歡會的時候給班裏的同學們看。看到大家一會兒大笑一會兒又緊張的反應,我自己很享受。就算是現在其實也還是在那條延長線上。
ab:對您來說有最中意的動漫作品或是角色嗎?
米谷:因為是在怪獸風潮時期成長起來的,我特別喜歡怪獸。東寶舉辦的問答中我全部答對,還被鑒定為怪獸博士呢。基本上就是“怪獸在我在”那種。其實我原本也很想當怪獸電影的導演,但是那之後風潮漸退、怪獸電影本身曾有消聲匿跡的時期,於是我才轉向了漫畫和動漫事業,也不是對自己沒自信,但也曾有過動漫什麼的真是幼稚的想法。那時候因為有了執導出《宇宙戰艦大和號》、《未來少年柯南》、《機動戰士鋼彈》等經典作品的導演出現,心想動漫還是有很大表現力的可能性的,於是又重拾了興趣。我非常感謝動搖了我靈魂的那個時期的作品。
ab:TV版的『TIGER & BUNNY』電影化之際您意識到了什麼呢?
米谷:繼佐藤敬一導演之後接手這部作品的時候,就繼承了一直以來的想法和感覺。因此針對觀眾,我非常不想改變作品的感覺、違背觀眾的印象。我自己畫的TV一集的分鏡頭被接受使我很有信心,做了導演也要沿襲那種感覺進行劇場版製作,當時的幹勁很足。但是盡管如此還是很難做出『TIGER & BUNNY』的感覺,如果背離了那種感覺,就等於是遠離了觀眾。鋼彈系列也是如此,都是先入為主,先出現的東西甚至會被人視作內心財產。為了不破壞那種深沈的熱愛,費了很大心思才找到避免墨守成規又不違背原來感覺的方向性。如果沒有跟工作人員們的討論商議,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沒辦法做到這樣的,同時也是多虧了粉絲們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
ab:對米谷導演您來說,『TIGER & BUNNY』意味著什麼?
米谷:應該說“我本身也作為一名觀眾來欣賞作品”。這一企劃最初的時候我就在『TIGER & BUNNY』的現場,當時的工作人員們也覺得“這部動漫能受歡迎嗎”“喜歡立體的男生能買這些英雄手辦嗎”等等,完全想不到連女生也排著隊來買(笑)。我很欣慰看到這樣的現象,真心感謝粉絲們的支持。
ab:這次的『劇場版 TIGER & BUNNY-The Beginning-』的看點有哪些呢?
米谷:這次就連細節部分也做得十分用心,所以就算是看上去是與TV相同的畫面,實際上也是經過了十遍以上反復的修正而成的鏡頭,專為大屏幕放映效果而做了全面調整,音樂上也下了苦功。就像是拼盡全力到達的高度一般,完成的作品是很有質感的。以前曾經製作過「多啦A夢七小子」這部電影,做完之後總感覺“本來想再這樣一點的”,就是自己內心總感覺並沒有很完美達到100分,但是這次的情況完全不同,跟分數完全無關,奮力一搏的感覺(笑),結果有了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質感。如果這樣還不能大熱的話,那以後做什麼基本也是不行了的感覺。話雖如此,這部電影也並不是出現了很強大的敵人,然後大家一哄而上打退敵人的那種電影,對於王道的英雄電影,我們能做出耳目一新的感覺是因為我們的工作人員擁有“高次元的靈魂”。請大家一定來感受一下這一“靈魂”吧。
ab:作品中8位超級英雄中,如果能成為其中一員的話,您最想變身成哪位英雄呢?(為什麼呢?)
米谷:這個就難說了,在電影製作的工作中,我能擔當狂徒Lunatic的角色也不錯。只堅持自己的正義感就夠了,一直覺得那種孤獨的感覺很適合我,做了一部電影之後,如果還能更進入圓圈的中心的話,也能更有利於製作出高水準的作品,我自己感覺漸漸發生的自身的變化。如果問我想要當圓圈中心的哪位英雄的話,比較微妙,單從角色來講,也許是搖滾野牛吧。那句“我的肉體如何?”的自戀鏡頭我特別喜歡(笑)。還有就是在發射臺時還有點小恐懼,我就是那種人(笑)。我想從很多角度上,都可以說這次的劇場版是成功地將以往的角色更好地詮釋出來。想法有很多,包括主要工作人員們也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怎樣將這些融合在一起,做好平衡是很難的。如果沒把握好度的話,就有可能某一個角色過度凸顯,TIGER & BUNNY這一組合的感覺變得薄弱之類的,所以對於程度上的斟酌也是做了反復調整。
其實這部作品並沒有使用動漫中一定不可缺少的角色專用配樂手法。比如說並沒有像是“聽到這個音樂就知道是《超人高校》”這種固有搭配,不管是誰出場都是用主角調的音樂,這樣一來,就會達到每一個角色都是主角的效果。通過這種獨創的方法論,可以使所有的角色乃至整部作品一起將『TIGER & BUNNY』鮮明化,提升藝術水準。如果是一般常規的英雄系列作品的話,很有可能就會被批“從音樂上根本分不出誰是誰啊”、沒個性的劣作等等,但是『TIGER & BUNNY』正好相反,將這一點將計就計作為殺手鐧打出,反而增添了作品的個性,反負為正了。從這一點來看也是創新之一。
ab:『TIGER & BUNNY』以亞洲為中心,現在更是成為廣受世界範圍內喜愛的作品之一,能夠真實感受到那種受歡迎程度嗎?能具體說說那是什麼樣的情況嗎?
米谷:英國、法國、美國等地的電影院都向我們發出邀片,面向觀眾我們製作了各國統一版導演寄語在字幕中打出。還收到了各方感想,真實地感受到對方也在關注我們。還據電影院了解到,電影一經推出就達到了一售而空的盛況。
ab:最後請您對我們網站的忠實讀者們說幾句話好嗎?
米谷:這部『TIGER & BUNNY』是一部工作人員、角色、相關人員與我們的忠實觀眾一起成長起來的作品,在感謝大家的同時,也邀請大家進一步享受到這部作品中來!Let's enjoy!
米谷良知氏(以下稱米谷):其實我小時候跟小朋友玩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玩“你假裝是○○,正在○○,來演這個鏡頭”這種情景設定類的演戲遊戲。那時候不知道這就是導演的工作,只是很喜歡這麼玩,哪怕是自己玩的時候也是在想系列構成,比方說今天是第一集,該出現什麼什麼之類的。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是緩緩轉頭,環視整個房間,感覺好像終場時背景打著“本節目由○○贊助播出”之類的字幕,背景音樂緩緩出現。我本身就是個喜歡胡思亂想,人生就像是一場節目一樣的人,所以與其說立志當一名導演,不如說是最開始就一直在做導演。初中、高中時期特別想做出能表達出創造感的東西,還曾想過當一名漫畫家。只是當我的漫畫被改編成動漫的時候有一種強烈的被欺負的厭惡感,就想著要是這樣的話,那我自己也學一點動漫技術吧。於是就去了專門學校,結果非常感興趣。畫面生動、有色彩、還有配樂,甚至還能聽到臺詞和效果音,當時感到藝術表現變得十分豐富了。學生時代的時候也曾拍攝過寫實電影,但那時候還沒有CG什麼的,說是寫實,也有很多表現不出的場面,但如果是動漫的話,畫出來就可以了。像是這種未知數的可能性非常大,抱著這種信念一直做到今天。
ab:那麼您創作作品的宗旨是什麼呢?
米谷:說到底還是對我來說,能給人帶去愉悅的信念是很強烈的。上小學時就特別喜歡自己做一些原創故事的連環畫,等到聯歡會的時候給班裏的同學們看。看到大家一會兒大笑一會兒又緊張的反應,我自己很享受。就算是現在其實也還是在那條延長線上。
ab:對您來說有最中意的動漫作品或是角色嗎?
米谷:因為是在怪獸風潮時期成長起來的,我特別喜歡怪獸。東寶舉辦的問答中我全部答對,還被鑒定為怪獸博士呢。基本上就是“怪獸在我在”那種。其實我原本也很想當怪獸電影的導演,但是那之後風潮漸退、怪獸電影本身曾有消聲匿跡的時期,於是我才轉向了漫畫和動漫事業,也不是對自己沒自信,但也曾有過動漫什麼的真是幼稚的想法。那時候因為有了執導出《宇宙戰艦大和號》、《未來少年柯南》、《機動戰士鋼彈》等經典作品的導演出現,心想動漫還是有很大表現力的可能性的,於是又重拾了興趣。我非常感謝動搖了我靈魂的那個時期的作品。
ab:TV版的『TIGER & BUNNY』電影化之際您意識到了什麼呢?
米谷:繼佐藤敬一導演之後接手這部作品的時候,就繼承了一直以來的想法和感覺。因此針對觀眾,我非常不想改變作品的感覺、違背觀眾的印象。我自己畫的TV一集的分鏡頭被接受使我很有信心,做了導演也要沿襲那種感覺進行劇場版製作,當時的幹勁很足。但是盡管如此還是很難做出『TIGER & BUNNY』的感覺,如果背離了那種感覺,就等於是遠離了觀眾。鋼彈系列也是如此,都是先入為主,先出現的東西甚至會被人視作內心財產。為了不破壞那種深沈的熱愛,費了很大心思才找到避免墨守成規又不違背原來感覺的方向性。如果沒有跟工作人員們的討論商議,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沒辦法做到這樣的,同時也是多虧了粉絲們的支持才能走到今天。
ab:對米谷導演您來說,『TIGER & BUNNY』意味著什麼?
米谷:應該說“我本身也作為一名觀眾來欣賞作品”。這一企劃最初的時候我就在『TIGER & BUNNY』的現場,當時的工作人員們也覺得“這部動漫能受歡迎嗎”“喜歡立體的男生能買這些英雄手辦嗎”等等,完全想不到連女生也排著隊來買(笑)。我很欣慰看到這樣的現象,真心感謝粉絲們的支持。
ab:這次的『劇場版 TIGER & BUNNY-The Beginning-』的看點有哪些呢?
米谷:這次就連細節部分也做得十分用心,所以就算是看上去是與TV相同的畫面,實際上也是經過了十遍以上反復的修正而成的鏡頭,專為大屏幕放映效果而做了全面調整,音樂上也下了苦功。就像是拼盡全力到達的高度一般,完成的作品是很有質感的。以前曾經製作過「多啦A夢七小子」這部電影,做完之後總感覺“本來想再這樣一點的”,就是自己內心總感覺並沒有很完美達到100分,但是這次的情況完全不同,跟分數完全無關,奮力一搏的感覺(笑),結果有了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質感。如果這樣還不能大熱的話,那以後做什麼基本也是不行了的感覺。話雖如此,這部電影也並不是出現了很強大的敵人,然後大家一哄而上打退敵人的那種電影,對於王道的英雄電影,我們能做出耳目一新的感覺是因為我們的工作人員擁有“高次元的靈魂”。請大家一定來感受一下這一“靈魂”吧。
ab:作品中8位超級英雄中,如果能成為其中一員的話,您最想變身成哪位英雄呢?(為什麼呢?)
米谷:這個就難說了,在電影製作的工作中,我能擔當狂徒Lunatic的角色也不錯。只堅持自己的正義感就夠了,一直覺得那種孤獨的感覺很適合我,做了一部電影之後,如果還能更進入圓圈的中心的話,也能更有利於製作出高水準的作品,我自己感覺漸漸發生的自身的變化。如果問我想要當圓圈中心的哪位英雄的話,比較微妙,單從角色來講,也許是搖滾野牛吧。那句“我的肉體如何?”的自戀鏡頭我特別喜歡(笑)。還有就是在發射臺時還有點小恐懼,我就是那種人(笑)。我想從很多角度上,都可以說這次的劇場版是成功地將以往的角色更好地詮釋出來。想法有很多,包括主要工作人員們也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怎樣將這些融合在一起,做好平衡是很難的。如果沒把握好度的話,就有可能某一個角色過度凸顯,TIGER & BUNNY這一組合的感覺變得薄弱之類的,所以對於程度上的斟酌也是做了反復調整。
其實這部作品並沒有使用動漫中一定不可缺少的角色專用配樂手法。比如說並沒有像是“聽到這個音樂就知道是《超人高校》”這種固有搭配,不管是誰出場都是用主角調的音樂,這樣一來,就會達到每一個角色都是主角的效果。通過這種獨創的方法論,可以使所有的角色乃至整部作品一起將『TIGER & BUNNY』鮮明化,提升藝術水準。如果是一般常規的英雄系列作品的話,很有可能就會被批“從音樂上根本分不出誰是誰啊”、沒個性的劣作等等,但是『TIGER & BUNNY』正好相反,將這一點將計就計作為殺手鐧打出,反而增添了作品的個性,反負為正了。從這一點來看也是創新之一。
ab:『TIGER & BUNNY』以亞洲為中心,現在更是成為廣受世界範圍內喜愛的作品之一,能夠真實感受到那種受歡迎程度嗎?能具體說說那是什麼樣的情況嗎?
米谷:英國、法國、美國等地的電影院都向我們發出邀片,面向觀眾我們製作了各國統一版導演寄語在字幕中打出。還收到了各方感想,真實地感受到對方也在關注我們。還據電影院了解到,電影一經推出就達到了一售而空的盛況。
ab:最後請您對我們網站的忠實讀者們說幾句話好嗎?
米谷:這部『TIGER & BUNNY』是一部工作人員、角色、相關人員與我們的忠實觀眾一起成長起來的作品,在感謝大家的同時,也邀請大家進一步享受到這部作品中來!Let's enjoy!
導演 米谷良知氏 簡介
■米谷良知
YONETANIYOSHITOMO
動畫導演。1963年出生。代表作品有《哆啦A夢七小子》(96~99)、《勇者王》(97~98)、《BETTER MAN》(99)、《深藍救兵》(00)、《Dororon炎魔君 熊熊燃燒》(11)等。
YONETANIYOSHITOMO
動畫導演。1963年出生。代表作品有《哆啦A夢七小子》(96~99)、《勇者王》(97~98)、《BETTER MAN》(99)、《深藍救兵》(00)、《Dororon炎魔君 熊熊燃燒》(1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