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櫻井孝昌的流行文化見聞錄~跟隨世界所愛的日本~
- 第1回 早安少女’14紐約現場採訪! J-MELO和早安少女...
第1回 早安少女’14紐約現場採訪! J-MELO和早安少女及我。(1/3)
Previous | Next

我的文化外交活動自2008年正式開始以來,已經過了7年,真可謂時光飛逝。而這7年間,在“世界的日本”這一觀點上讓我在思想上發生巨大轉變的,是與早安少女的相遇。當然,早在《Love Machine》時期我便已經通過媒體知道早安少女的存在了,她們當時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所以,或許我應該說是我和新早安少女的相遇。
2010年7月我在巴黎觀看了早安少女的演唱會。當時的早安可以說是一只我完全不知識的團體,關於領隊高橋愛我倒是因為各種原因聽說過,但其他的了解可以說為零。我甚至還沒有聽說過後來交往甚密的成員道重沙由美、田中麗奈和琳琳她們的名字。只是因為自己恰好在巴黎,抱著難得來一趟的心態,去看了她們的演唱會。
演唱會門票價格為30歐元。這絕不算便宜。但即使這樣,演唱會還是集聚了4000人左右的觀眾,他們分別來自法國及周邊諸國。這讓我驚訝不已。而演唱會的高質量更是超乎想象,我完全被折服了。
現在我能夠理解,早安少女的表演是各位成員在早安少女常年積累的優秀傳統基礎上,最大程度升華自己能力的結果。所以我才會把她們比做傳統藝能。但我從少年時代起,便一直認為在英美搖滾文化下成長起來的日本音樂是無法與這些搖滾發源地匹敵的。這場表演,無疑是給當時還那樣單方面認為的我一記重重的耳光,讓我意識到除了搖滾,音樂還有其他發展的方向。
而正是在那場演唱會上,有一個人和我一樣,受到了足以改變人生觀的震撼。那個人便是NHK WORLD「J-MELO」的製作人原田悅誌先生。原田先生在演唱會結束後,立即就向早安少女提出組建Team J-MELO的邀請。這一舉動,在考慮當時早安少女的CD銷量和曝光度的情況下,不可不謂是大膽之舉。

▲J-MELO錄影的樣子
“說實話,那段時間真的比較困難。雖然我們能時不時到海外演出,但在日本國內的演出數量在急劇下降,真的說不上是一個狀態很好的時期。”
去年(2013年),在泰國曼谷的Free Live上收到泰國年輕人們的熱烈歡迎後,高橋愛接受了我的採訪。採訪中她這樣回憶到。
我常常能聽到泰國的年輕人告訴我他們有多喜歡高橋愛和早安少女。現在高橋本人能夠親身體會到這種愛,這比什麼都讓我高興。
現在早安少女。’14的評價不斷上升,連續5首歌曲登上了Oricon周榜單的首位,創下了組合的最多記錄。只要來到早安的演唱會,你就能了解到她們好在哪裏。而創造出這一傳統原型的,正是高橋擔任隊長的白金時期的成員們,而現在對她們的評價也一再上升。
2010年7月我在巴黎觀看了早安少女的演唱會。當時的早安可以說是一只我完全不知識的團體,關於領隊高橋愛我倒是因為各種原因聽說過,但其他的了解可以說為零。我甚至還沒有聽說過後來交往甚密的成員道重沙由美、田中麗奈和琳琳她們的名字。只是因為自己恰好在巴黎,抱著難得來一趟的心態,去看了她們的演唱會。
演唱會門票價格為30歐元。這絕不算便宜。但即使這樣,演唱會還是集聚了4000人左右的觀眾,他們分別來自法國及周邊諸國。這讓我驚訝不已。而演唱會的高質量更是超乎想象,我完全被折服了。
現在我能夠理解,早安少女的表演是各位成員在早安少女常年積累的優秀傳統基礎上,最大程度升華自己能力的結果。所以我才會把她們比做傳統藝能。但我從少年時代起,便一直認為在英美搖滾文化下成長起來的日本音樂是無法與這些搖滾發源地匹敵的。這場表演,無疑是給當時還那樣單方面認為的我一記重重的耳光,讓我意識到除了搖滾,音樂還有其他發展的方向。
而正是在那場演唱會上,有一個人和我一樣,受到了足以改變人生觀的震撼。那個人便是NHK WORLD「J-MELO」的製作人原田悅誌先生。原田先生在演唱會結束後,立即就向早安少女提出組建Team J-MELO的邀請。這一舉動,在考慮當時早安少女的CD銷量和曝光度的情況下,不可不謂是大膽之舉。

“說實話,那段時間真的比較困難。雖然我們能時不時到海外演出,但在日本國內的演出數量在急劇下降,真的說不上是一個狀態很好的時期。”
去年(2013年),在泰國曼谷的Free Live上收到泰國年輕人們的熱烈歡迎後,高橋愛接受了我的採訪。採訪中她這樣回憶到。
我常常能聽到泰國的年輕人告訴我他們有多喜歡高橋愛和早安少女。現在高橋本人能夠親身體會到這種愛,這比什麼都讓我高興。
現在早安少女。’14的評價不斷上升,連續5首歌曲登上了Oricon周榜單的首位,創下了組合的最多記錄。只要來到早安的演唱會,你就能了解到她們好在哪裏。而創造出這一傳統原型的,正是高橋擔任隊長的白金時期的成員們,而現在對她們的評價也一再上升。
但對當時的成員來說,那段時期她們是跋涉在一條看不到前方的路上吧。但巴黎演唱會就是擁有一定能讓觀者折服的力量。而比日本人更先察覺到這一點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日本愛好者。巴黎演唱會可以說是這一切的集中點和回歸點吧。在早安巴黎演唱會前,我就經常會在海外年輕人的口中聽到早安少女的名字。但我當時認為,音樂與動畫不同,日本音樂走到海外的速度比較慢,因此沒有特別關注這一方方面。現在再來考慮時,我便後悔,當時為什麼沒有近一步了解一下他們的想法。因為當時的海外比日本國內更早地肯定了她們的實力。

Previous |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