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特集
- Culture Watch
- 【Culture Watch】拉面 VS 乌冬面 浅谈福冈...
【Culture Watch】拉面 VS 乌冬面 浅谈福冈的面文化

福冈的乌冬也很棒
插图的主题中,“草莓”是压倒性的多数,不过“拉面”也没输给它呢。
今年3月为采访工作到访福冈的中国、泰国、台湾的杂志编辑部在采访店铺、甜品的间歇,还彻底品尝了福冈的拉面,并且还在杂志上登载了相关报道呢。(旅日期间报道请点这里)。果然,说到福冈的话,拉面、牛雜锅、明太子…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前几天,看了福冈县的统计信息,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提问。
“福冈县的拉面店和乌冬面店,哪个数量較多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这样记载的:“福冈县内包括的拉面店在内的‘中华料理店’共有2087家,包括乌冬面店在内的‘荞麦・乌冬面店’共有1154家。(2009年)”
不过,所谓“中华料理店”我感觉范围就广了。
于是乎,仅供参考之用,我们统计了《TOWN PAGE 福冈地区中部版》。
其中,“拉面店”214家、“乌冬面・荞麦面店”198家。(不包括记载为事务所的)
说到底果然还是拉面店多一些,不过也算是势均力敌不分伯仲滴~
我很能理解提问者的心情。
福冈的拉面很美味,经常吃。相信来到福冈的观光客也一定会品尝一下福冈的拉面吧。
但是,似乎被遗忘了呢...
在福冈,还有很多你忽略掉的精粹面文化!!!…不过我想人家也没有这么激动啦。
今年3月为采访工作到访福冈的中国、泰国、台湾的杂志编辑部在采访店铺、甜品的间歇,还彻底品尝了福冈的拉面,并且还在杂志上登载了相关报道呢。(旅日期间报道请点这里)。果然,说到福冈的话,拉面、牛雜锅、明太子…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前几天,看了福冈县的统计信息,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提问。
“福冈县的拉面店和乌冬面店,哪个数量較多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这样记载的:“福冈县内包括的拉面店在内的‘中华料理店’共有2087家,包括乌冬面店在内的‘荞麦・乌冬面店’共有1154家。(2009年)”
不过,所谓“中华料理店”我感觉范围就广了。
于是乎,仅供参考之用,我们统计了《TOWN PAGE 福冈地区中部版》。
其中,“拉面店”214家、“乌冬面・荞麦面店”198家。(不包括记载为事务所的)
说到底果然还是拉面店多一些,不过也算是势均力敌不分伯仲滴~
我很能理解提问者的心情。
福冈的拉面很美味,经常吃。相信来到福冈的观光客也一定会品尝一下福冈的拉面吧。
但是,似乎被遗忘了呢...
在福冈,还有很多你忽略掉的精粹面文化!!!…不过我想人家也没有这么激动啦。
《台湾版GLAMOROUS》的专属模特Mona Chan已经完美地摆好pose啦,这里就是福冈市博多区的“承天寺”。
在进门处屹立着“面条荞麦发祥之地”的纪念碑。
据说在镰仓时代,这座寺庙的创始人圣一国师从宋朝带回了纺织品、乌冬面、包子、茶叶的制法等技术,在国内大范围推广。
福冈的乌冬面历史悠久,它结合了福冈的风土人情,发展壮大至今。
完全将汤料的鲜美发挥到极致的汤汁配上柔软的面,上面的装饰配菜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丸天(圆圆的炸鱼饼)或是牛蒡甜不辣了吧。
有中国传过来的制法在经历了长久岁月的升华后,逐渐演变成了我们今天常吃的“乌冬面”。
亚洲各国,有着各自的面文化。
如果有机会,还希望不仅只是拉面,也请多多采访一下福冈的乌冬面。会收到怎样的感想呢,我十分期待。(编辑部mou)
在进门处屹立着“面条荞麦发祥之地”的纪念碑。
据说在镰仓时代,这座寺庙的创始人圣一国师从宋朝带回了纺织品、乌冬面、包子、茶叶的制法等技术,在国内大范围推广。
福冈的乌冬面历史悠久,它结合了福冈的风土人情,发展壮大至今。
完全将汤料的鲜美发挥到极致的汤汁配上柔软的面,上面的装饰配菜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丸天(圆圆的炸鱼饼)或是牛蒡甜不辣了吧。
有中国传过来的制法在经历了长久岁月的升华后,逐渐演变成了我们今天常吃的“乌冬面”。
亚洲各国,有着各自的面文化。
如果有机会,还希望不仅只是拉面,也请多多采访一下福冈的乌冬面。会收到怎样的感想呢,我十分期待。(编辑部mou)